[1] 王岚,陈影,程志宙.本土市场规模、数字化投入与全球价值链风险:基于供给端冲击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25,(02):105 - 119+137.
[2] 王岚,梁梦格.数字化投入对服务业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2(06):72 - 86.
[3] 赵文涛,王岚.企业人工智能出口对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和韧性的影响[J].南方经济, 2024(7):132 - 150.
[4] 程志宙,王岚,刘依茼.区域贸易协定,价值链网络结构与制造业价值链关联[J].国际贸易问题, 2024(7):158 - 174.
[5] 王岚、程志宙,服务业数字投入、本土市场规模与国内分工深化——兼论产业链外部风险,经济学动态,2024(4):49 - 69
[6] 王岚,程志宙,数字化投入、本土市场规模与服务业价值链复杂程度,国际贸易问题,2023(8):71 - 87
[7] 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区域贸易协定能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吗,国际贸易问题,2022(1):20 - 36;
[8] 王岚,数字贸易壁垒的内涵、测度与国际治理,国际经贸探索,2021(11):85 - 100.
[9] 王岚,投入服务化是否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国际贸易问题,2020(2):29 - 43
[10] 王岚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贸易利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9(7):71 - 83.
[11] 王岚,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双边真实贸易利益及核算——基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实证,国际贸易问题,2018(2),81 - 91.
[12] 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中美双边贸易要素结构分析——对HOV定理的再检验,南方经济,2016(11),59 - 80;
[13] 王岚,TPP原产地规则对亚太纺织服装贸易格局的影响:全球价值链视角,财贸经济,2016(8),111 - 126;
[14] 李宏艳、王岚,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利益:研究进展评述,国际贸易问题,2015(5),103 - 114;
[15] 齐俊妍、王岚,贸易转型、技术升级和中国出口品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进,世界经济,2015(3),29 - 56;
[16] 王岚、李宏艳,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研究——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2),76 - 88;
[17] 王岚、盛斌,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益,财经研究,2014(9),97 - 108;
[18] 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统计研究,2014(5),17 - 23;
[19] 王岚,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新型国际贸易统计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1),53 - 64;
[20] 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经济评论,2013(3),150 - 160.
[21] 王岚、盛斌,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贸易成本:国际生产分割下垂直关联产业的空间分布,世界经济研究,2013(4),18 - 24.
[22] 王岚、盛斌,中国对美制成品出口竞争优势:本土市场效应与比较优势——基于倍差引力模型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3(2),67 - 79.
[23] 王岚、罗小明,从俄林到克鲁格曼:区位对贸易意味着什么?——区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比较,当代财经,2012(12),104 - 111.
[24] 盛斌、王岚,新经济地理、产业布局与国际分工:一个文献综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30 - 34.
[25] 王岚,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贸易波动的“构成效应”和“共振效应”,太平洋学报,2011(4),64 - 71.
[26] 王岚、盛斌,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空间分解: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潜力,世界经济研究,2011(2),27 - 3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7] 盛斌、王岚,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评述,经济科学,2009(3):74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