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质量推进我校首届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立足服务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需求,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位优势,整合天津财经大学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融合特色资源,着力构建创新驱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由天津财经大学主办,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数字经济专硕学位点建设研讨会暨校外专家聘任仪式”在A403隆重举行。

天津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孟昊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京津冀高校的学者,以及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大数据协会、中软国际卓越研究院等业界专家,学校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发展战略办、商学院、经济学院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数字经济专硕学位点建设。会议由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乐平主持。

孟昊对各界大力支持天财事业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专硕建设表示由衷感谢。他指出,2023年学校成立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初衷就是围绕服务国家数字经济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机制,促进我校传统经管优势学科和人工智能新学科交叉创新。今年是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点首次招生,衷心感谢京津冀高校学者和企业家齐聚天财,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高等财经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创建“新财经”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新生态,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有数智思维、创新能力和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数智人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天财”力量。







会议研讨阶段,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前任院长彭正银教授就数字经济专硕的发展历史和申报过程进行了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孟生旺从未来新财经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角度提出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他从数据要素价值化视角,提出构建“统计学+数字经济”交叉课程体系;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建议增设数字金融风险管理特色方向,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教学;河北工业大学双碳研究院副院长马新卫强调将碳计量、绿色供应链等双碳元素融入培养方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施炳展结合数字贸易发展,提出加强国际数字规则、跨境电商运营等实务课程建设;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规划研究部部长刘瑜分享了交通大数据治理经验,倡导建立行业实训基地,推进产教融合实质落地;天津市大数据协会秘书长袁小梅提出制定数据合规、隐私计算等职业能力认证标准;中软国际卓越研究院副院长阎赫则从产业需求出发,建议开发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等实战化教学模块。
会议同期举行校外专家聘任仪式,孟昊校长为每位校外专家颁发聘书

本次会议立足产教深度融合与跨域协同创新,与会专家围绕课程体系优化、行业需求对接、绿色转型实践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数字经济专硕培养方案注入了“学科交叉、场景驱动、实战赋能”的鲜明特色。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夯实了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生态基础,更标志着天津财经大学在服务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贡献高校智慧。